五四運動

四運動是一次群眾性的反帝國主義反封建的運動。它標誌了中國人民的新覺醒,是從

舊民主主義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。1919年初,美、英、法、日、意等帝國主義國家

在巴黎召開“和平”會議。中國作為戰勝國,也由當時的軍閥政府派代表參加。“巴黎和

會”無理拒絕了中國代表的要求。4月29日,控制和會的“五強”正式決定把戰前由德國掌

握的膠州灣及其在山東的權益“轉讓”給日本。消息傳到北京,立即引起了廣大學生和各

階層人民的憤慨。5月4日下午,北京大學等各校學生3千多人,分別匯集到天安門舉行游

行示威。高呼“取銷二十一條”、“拒絕和約簽字”、“外爭主權,內懲國賊”等口號…

…軍閥政府派出軍警鎮壓學生運動,掀起了“五四”風暴……

  五四運動帶著辛亥革命不曾有過的姿態,徹底反對了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,使中國革

命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...... 為了紀念這個青年人覺醒的日子,我國將五月四日訂為“五四”

青年節......
 
 
 

五四運動的爆發

五四運動的背景

五四運動的經過

新文化運動

「二十一條」

發展概況

影響及歷史意義

五四運動圖片
 


  This is done by St.Paul Secondary School - F.3C (39), Emily Yip